一、确定动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功能需求
在设计、建造初期,应通过与用户沟通,充分了解用户有哪些需求。主要的内容包括:
(1)用户使用动物种类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种类。
目前国内常见的动物实验所需动物种类主要包括:
类别 | 详情 |
小型动物 | |
中型动物 | |
大型动物 | |
禽类动物 | |
水生两栖类动物 | |
昆虫类动物 |
(2)掌握用户工艺流程、规模、建筑面积、是否是混合式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即动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同时设计、建造)。
注:混合式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在同一个建筑物内动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同时运行的状态。
(3)全部展开各种实验所需要的动物数量最大值。
(4)工艺质量:普通级、SPF级、无菌(悉生)级;普通型、加强型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5)资源状态:改建或新建、层高、承重、设备通道、供电负荷等。
(6)执行标准:确定是否为普通型、加强型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
(7)了解各不同种类动物实验室工艺设计特点。
各类动物实验室工艺设计特点见表如下:
序号 | 动物实验室种类 | 工艺设计主要特点 | 相关领域 | 正负压 |
1 | 基因工程(遗传修饰)动物实验室 | +/- | ||
2 | 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室 | +/- | ||
3 | 安全评价类动物实验室 | +/- | ||
4 | 中动物实验室 | +/- | ||
5 | 有创类实验动物实验室 | +/- | ||
6 | 行为学类动物实验室 | +/- | ||
7 | 影像学类动物实验室 | +/- | ||
8 | 水生生物两栖爬行类实验室 | +/- | ||
9 | 综合类动物实验室 | +/- |